1 原因分析
2號
回轉窯出現異常后,我們對其進行了跟蹤檢查,認為出現以上問題的原因是齒頂間隙過小。回轉窯在冷態情況下,對齒頂間隙、輪帶與墊板之間的間隙及托輪直徑等進行了測量,
我們可以分析出,托輪直徑嚴重磨損,導致筒體下降,由于大齒輪固定在筒體上,在小齒輪基礎沒有變化的情況下,筒體下降必然會引起大小齒輪的齒頂間隙變小。由于各支承裝置的磨損量不同等原因使窯體中心線不在一條直線上,造成振動和整個窯的受力發生變化。
根據JCJ03-09<水泥機械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>,回轉窯在冷態下大小齒輪齒頂間隙理論計算公式為C=0.25m+2(mm),式中m為齒輪模數。2號回轉窯大小齒輪模數為28mm,故C理論值為9mm,與表2比較,齒輪齒頂間隙實測值比理論值要小得多,運轉時齒輪的齒頂與齒根干涉,發生振動。另外由于齒輪頂部間隙大小不一,可以判斷出回轉窯存在輕度變形。
2 處理方案
解決辦法是通過對托輪底座加墊來提高窯中心線,從而增加齒輪的齒頂間隙。由于2號回轉窯運轉時間較長,大小齒輪齒面已有一定的磨損,如果把齒頂間隙重新恢復到冷態時的理論值9mm,必然會引起齒側間隙增大,窯運轉不穩定,因此我們決定將齒頂間隙控制在8mm。抬起輪帶至適當位置,使大小齒輪齒頂間隙達到8mm左右后,保持4號墩(從窯頭至窯尾各支承墩依次編號為1~6號)處的小齒輪位置不變,換4號墩東側托輪(因直徑磨損76mm),墊3號墩東西兩側及4號墩西側托輪底座,再用托輪瓦座下加墊法調整其它各墩支承。
3 具體步驟
1)用320t油壓千斤頂在4號墩處將輪帶頂到距兩側托輪表面3mm,將東側舊托輪撤出,換上的新托輪直接緊靠到輪帶上緊固。將西側托輪抬高,托輪中心抬高的近似計算見圖1,抬高量h=(OC-OA)cos30°=(1/2)(1220-1181)cos30=16.887mm。給西側托輪前后瓦座都墊上16mm厚的墊,然后移動其緊靠輪帶緊固。以上工作完成后,卸掉千斤頂,使回轉窯恢復自然狀態。再用同樣的辦法處理3號墩2組托輪。
2)開慢轉裝置,使回轉窯處于運轉狀態,調整4號、3號墩4組支承裝置軸承座的調整螺栓,進行適當微調后,停下回轉窯,測量齒輪間隙,測量結果見表4,從表4數據可知齒輪間隙基本達到要求。
3)試運轉。由于3號、4號支承裝置的調整,使得該處中心線比原來升高,改變了回轉窯的整體受力情況。因此,讓回轉窯在正常轉速下運轉,觀察輪帶與托輪面的接觸,托輪軸止推盤與軸瓦端面的接觸,擋輪與輪帶面的接觸等,結合測得的其他托輪直徑及每組托輪中心到窯體中心線距離,再分別對1號、2號、5號、6號墩的支承裝置進行適量調整,此時回轉窯的振動已消除。
4)正常生產時跟蹤調整。回轉窯投入正常生產,觀察窯熱態時的受力情況,并在連續生產72h后,對受力較大的2號、5號墩支承裝置再進行適當調整,使整個窯受力趨于均衡。 通過對2號回轉窯支承裝置的全面調整,窯運轉平穩,轉距相對以前下降200N·m,且無振動。
如果您有問題需要咨詢,請隨時與我公司聯系,我們將竭誠問您提供最優質的服務。
手機:15515557076 電話:0371-67793637 傳真:0371-86565118
如果您有什么問題請點擊右邊按鈕
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